阿森纳在今年夏季转会窗口投入了超过2.5亿英镑用于引援,尽管数字庞大,但这并未触犯英超的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规则(PSR)。对此,《The Athletic》分析认为,这得益于俱乐部近年来在财务管理上的几个关键因素。
首先,这一大规模的引援支出是建立在未来规划的基础上。阿森纳在2024-25赛季之前的转会市场活动中,通过出售球员收回了一部分资金,这使得后续的大额投资得以顺利进行。从整体来看,这种财务安排为球队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。其次,自从2018年克伦克家族全面掌控俱乐部以来,虽然球队的转会净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从15%提升到了30%,但阿森纳的总收入也在大幅增长。上赛季,球队闯入欧冠半决赛带来了约1亿英镑的收益,总收入也从2017-18赛季的4.033亿英镑攀升到了近7亿英镑的水平。
正是这种收入的大幅增长,为阿森纳提供了应对PSR的安全缓冲。据估算,即便俱乐部上赛季出现9700万英镑的亏损,仍然在英超规定的亏损限额之内。此外,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一估算更为乐观,阿森纳甚至可能已实现盈利。此外,一笔来自2022-23赛季的5210万英镑税前亏损将在2025-26赛季的PSR计算中被剔除,这进一步减轻了财务上的压力。
然而,在欧足联层面,阿森纳面临的局势更复杂。尽管其亏损水平没有超出欧足联的规定,但在“阵容成本规则”方面,阿森纳目前的状况较为紧张。据悉,这也是俱乐部在上赛季做出每一笔交易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。尽管从外部来看很难精确评估阿森纳是否完全合规,但普遍认为他们可能正处于“勉强达标”的边缘。
未来,阿森纳仍有机会通过欧冠联赛增加收入,为财务合规提供更多保障。例如,在接下来的比赛中,每场胜利可为球队带来约180万英镑的奖金,而小组赛剩余的四场比赛最多可能为俱乐部额外贡献720万英镑的收入,这无疑将对满足欧足联的阵容成本要求起到一定帮助。




